19 DAYS AGO • 1 MIN READ

1003 靈感拼盤:〈父親的錯誤〉/閉環/創作者經濟

profile

MindStackhouse

歡迎訂閱🍱靈感拼盤電子報,每週我都會在這和你分享我最新讀過、聽過的好內容及生活閒聊,給你一些不同的生活靈感。

Issue #9

1003 靈感拼盤

My dear friend Reader

Happy Friday!

正式進入今年的 Q4,目前為止一切都順利嗎?

🥐 開胃小點=本週閒聊

身為新手爸爸,我在閱讀戴爾・卡內基(Dale Carnegie)的《人性的弱點》時,讀到書中這篇文章時特別有感觸。

這是一篇幾十年前的短文〈Father Forgets〉,中文翻譯是〈父親的錯誤〉。作者 W. Livingston Larned 在 1927 年寫下,後來被《Readers Digest》轉載,然後被戴爾.卡內基收錄在《人性的弱點》中。

故事大意大概是這樣:在深夜中,一位父親看著已熟睡的孩子,心裡充滿懊悔。白天裡,他對孩子總是挑剔與苛責:嫌他穿衣慢、吃飯掉渣、玩耍吵鬧。直到深夜裡,他才驚覺自己忘了孩子還只是個孩子。看著孩子安靜的睡顏,他終於體會到自己錯得多麼離譜,並暗自發誓:從明天開始,要當孩子的朋友,要多一些耐心,少一些責備,常常記得表達愛。

對大人而言看似簡單的穿衣、吃飯,都是小孩要經過一千次、一萬次才學的會的,但大家常會不自覺的用自己的標準要求小孩,覺得他們怎麼連這些都不會。這對他們太不公平了!用大人的標準去看待孩子完全沒有意義且荒謬。反之,我們應該做的是多點耐心與理解,陪伴孩子慢慢練習,讓這一切過程充滿愛。

我自己在陪女兒玩的時候,也常常會遇到女兒在練習簡單的抓握與放置。要一個 11 個月大的嬰兒把玩具放到準確的位子,不是一切容易的事情,重複做三十次也許只會成功一次。不過她一直非常有耐心,會不斷地重複動作直到成功,且完成後還會露出一個溫暖、燦爛的笑容😊 她都如此有耐心了,我們能不跟上嗎?

🧠 本週拼盤=來自他人的好內容

1. From Podcast - 吳淡如人生實用商學院:EP2116【吳淡如】最夯的管理學名詞「閉環」到底是啥意思?

在這集當中,吳淡如提到了管理學裡常聽到的「閉環」,其實就是 PDCA 循環:計畫(Plan)→ 執行(Do)→ 檢查(Check)→ 修正(Act)→ 再出發。它的精神在於專案不是虎頭蛇尾,或是不做紀錄只跟著感覺走,而是要完整走完整個循環,再根據結果優化,持續迭代。且這個模型不只能用在公司的大專案上,還能用在生活上。例如測試回家的路線,在經歷了幾個 PDCA 循環後,你或許就能找到在條件不變下,哪個回家方案是最省時間的。

PDCA 每個步驟如下:

  • Plan(計畫):先訂定清楚目標與行動方案。
  • Do(執行):按計畫推進,並蒐集過程中的數據與現場反應。
  • Check(檢查):這裡就是回饋機制,檢視成果與差距,問題會自然浮現。
  • Act(修正):針對檢查出的問題做調整,避免重蹈覆轍,持續改進。

把這個流程加入你的工作日誌吧!說不定下週開始的專案就能馬上派上用場!

2. From YouTube - The Nathan Barry Show: Forget Courses, Launch This In 2025 To Survive AI

主持人 Nathan Barry 跟本集來賓 Jay Clouse 都是很厲害的創業家,他們在本集中深入探討一個話題:AI 的浪潮,正在改變整個創作者經濟。

過去幾年,在台灣市場竄起了好幾個非常成功的線上課程平台,也有一些創作者自己架設線上課程網頁,自己賣課程。但這種錄好課程、一次賣出去的模式,在未來 AI 幾乎能全部複製,甚至做得更快、更個人化。

他們覺得要在這種環境下生存,不是再去比誰的課程內容完整,而是要思考怎麼幫助學習者真正「從 A 到 B」,而且要讓使用者真正感覺到信任。基於這些原則,未來的線上課程商業模式可能會出現反轉,會由深度的「社群經營」取而代之。

這點我高度認同,且也慢慢觀察到產業正在改變。我馬上想到了閱讀前哨站的站長瓦基最近正在籌備一個新的社群-《我讀至升級》就完美符合 Nathan 與 Jay 的想法:真正有價值的社群,重點不在「人多」,而是在深度互動、互相支持、甚至責任夥伴的機制。

瓦基的這個社群只限制總共 150 人加入,且固定會有小組交流、講者直播等等,目的在於讓參與者都做到真正的知識內化。這種小+深度互動帶來的社群價值,正式未來 AI 取代不了的,也就是信任。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是 AI 永遠無法複製的。

你也在經營自己的事業,或是在公司內對於決策權有影響力嗎?或許這是你可以考慮的努力方向。

🍜 私房料理=本週文章

《人性的弱點》:人際關係聖經,帶你真正理解溝通的底層邏輯

本週是溝通領域的第一週,我挑選了戴爾・卡內基的經典著作《人性的弱點》。我在文章中深入探討了人際關係中的兩個核心原則:人際認同需求和換位思考。透過真誠的讚美和關注,可以增進人際互動,而換位思考則是理解他人和建立良好關係的關鍵。最後,我在生活中想到了一些案例,讓這兩個原則能真實為己所用。

請點擊以下連結了解更多。

📖 文字版(部落格)

謝謝你看到這裡。

📮 最近有什麼新靈感嗎?歡迎回信與我分享

📤 覺得這期內容對你有幫助嗎?歡迎轉發給朋友

記得替行事曆留點空白,讓靈感自在發酵

週末找時間好好耍廢,我們下週五見!

日日安好

你的朋友

Glenn格藍

113 Cherry St #92768, Seattle, WA 98104-2205
Unsubscribe · Preferences

MindStackhouse

歡迎訂閱🍱靈感拼盤電子報,每週我都會在這和你分享我最新讀過、聽過的好內容及生活閒聊,給你一些不同的生活靈感。